周末上午,位于西城区月坛街道复兴门外大街的万发恒顺农贸市场里买菜的人不少。重张营业几天来,家住附近的周女士几乎每天都来。挑好新鲜的油麦菜桥宜速配,放在电子秤上,两块屏幕上分别显示二斤、五元。周女士一扫二维码,油麦菜的产地随即显示。
作为全市首批智慧农贸市场试点之一,日前,万发恒顺农贸市场智能电子秤、信息显示屏、导购智能屏等数字化系统完成调试,正式运行,成为西城首家实现“智慧监管+云端服务”的示范市场。
改造绝非简单加装设备。市场负责人指着新秤介绍:“普通公平秤间距窄,我们定制了加宽的双屏秤;担心老年人看不清,屏幕字号加大两号,还加了语音播报。”
目前,市场内智能秤全部由西城区计量测试所上门校准,执法人员带标准砝码逐台检测,均可正常使用。
现场,摊位上的电子屏实时刷新价格;进门处的智慧大屏更热闹——当日农残快检结果、各档口满意度排行、今日销量TOP3商品等一目了然。
更加引人瞩目的是产地溯源。在猪肉摊位前,张女士扫码后,手机跳出完整“履历”:今日凌晨3点从顺义屠宰场运达,检疫合格证明编号、肉品品质检验结果一应俱全。不仅如此,市场还设置开放式快检室,居民可“点单”检测,十分钟就能拿到结果。
农残快检、满意度排行、产品溯源是智能服务的代表。据介绍,该农贸市场引入华为云服务器等12类智能设备,构建“全链条可追溯、全流程可视化”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价格透明、交易便捷、食品安全可追溯。
万发恒顺农贸市场是月坛地区的老市场,始建于1999年。下一步,西城区将以万发恒顺农贸市场为样板,鼓励更多市场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与数字化管理体系,推动全区智慧农贸市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张骜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